教学监控与评建工作网

从“新建本科”向“新型大学”转变

  • 人浏览
  • 更新时间:2019/5/23 17:52:25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 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遵循规律、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自2004年开始,合肥学院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理念,先行先试,按照“系统设计、分步实施、项目推动”思路,积极探索从“新建本科”向“新型大学”转变的目标、路径和方法。

开展思想大讨论,实现思想观念转型

合肥学院由原合肥联合大学等3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签署了按照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模式,共建一所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合肥联合大学)的协议,从而使合肥学院成为德国在中国重点援建的两所示范性应用科学大学之一。

2002年,合肥学院合并组建以后,学校首先考虑教育理念的转型。 这一工作主要通过讨论、确定学校办学定位而展开。全校师生员工围绕“经济转型时期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地方高校如何办出特色”“如何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经验加以借鉴和创新”等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思想大讨论。 通过大讨论,全校师生员工认识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当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急需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注重应用性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全方位适应,注重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对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作为一所与德国有着长期合作历史的学校,学习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经验,不仅是学校的优势,也是宝贵的资源,要对此加以研究,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

由此,学校提炼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 的办学定位,并赋予它新的内涵。所谓“地方性”,是指办学要立足地方,为地方服务,也就是服务面向要体现地方性;“应用型”,主要是指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能力强、素质高、下得去、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国际化”,是指一方面要学习国际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改革提供借鉴,另一方面要加大国际合作和交流,打造国际化平台。在以上办学定位的指导下,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改革。

围绕地方需要调整专业,实现专业布局转型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有个特点,就是大多坐落在非中心城市,它们能“接地气”,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围绕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来设置专业。

根据这一理念,合肥学院开始专业结构的转型和调整。学校建立起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专业调整与管理机制,紧紧围绕合肥市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等八大支柱产业,设置了机械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等52个契合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这些专业基本覆盖了合肥市经济社会的主导产业, 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满活力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体系。同时,学校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大专业调整力度,优化专业结构。在削减专业的同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设德语、日语、韩语、食品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交通工程、能源化学与工程等专业,并且加大对传统专业的改造,使之更加具有适应性。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国内一般都是向学生教授贸易理论等经管方面的知识,应用性不强,但在德国,这种专业一般是作为经济工程类的专业,即经济和工程领域结合,既让学生学习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也让学生学习工程方面的知识。为此,学校对原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改造,适当减少一些贸易理论知识内容,增加工程方面的内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经贸人才。经过多年建设,学校专业内涵得到增强,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实施专业,3个教育部批准的对外合作办学专业,1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培养模式转型

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就目前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产学研合作育人的理念基本认可,但还存在校企合作深度不足、流于表面等问题。合肥学院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

首先,在机制上,打破学校、企业、专业、课程、课堂之间的边界,实行校企、校际、校内相互合作的联动机制,实现全方位的深度融合。

其次,在管理机构设置上,成立由学校教师、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制定、修改,负责教学检查和监控、教学组织和管理等;在合作范围方面,将传统的学校和企业之间开展的“双元”合作,进一步发展到学校、企业甚至是教室、车间等在内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规定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人员可以是学校老师,也可以是企业教师,还可以是行业、协会专家。

再次,教学任务既要培养学生能力,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学习动力等。教学内容上,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发企业课程,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到专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教学活动,共同编制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任务,通过企业课程学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专项综合训练、项目训练、毕业实习等环节,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论文(设计)指导方面,学校老师、企业导师共同承担指导任务,学生论文(设计)答辩时,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评定委员会,负责考核、审核学生论文答辩成绩。

在教学资源保障方面,学校、行业(企业)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联合共建,如在企业统筹考虑学生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创新基地,一体化建设;在学校的实验室引进企业仪器设备、技术;在校内按企业规格、要求建立起真实的生产车间、实验室等(也就是所谓“校中厂”),让学生在双导师指导下,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真刀真枪”地完成实习、实训、学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任务。

推进模块化课程改革,实现课程体系转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教学改革的难点。 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很强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管理一线关键问题的能力,这要通过合适的课程予以实现。但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使用的仍然是学科逻辑体系课程,它强调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根据本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关系来组织、编排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偏深、偏难,对基础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适合学术型人才培养,但对学生能力培养关注不足,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合肥学院在课程改革中,改“学科逻辑体系”为“技术逻辑体系”,突破原有学科定势,借鉴欧洲很多国家都在实施的模块化课程改革经验,打造模块化课程体系。

所谓模块,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或者说,一个模块是一个内容及时间上自成一体、带学分、可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单元,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与传统的课程体系比较,模块化课程体系更加重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调实践性。作为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单元的模块,它可以是单一课程,也可以是若干相关课程知识点的组合或实验课程与实习、理论课程与实践的组合。合肥学院在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时,联合企业在行业领域广泛深入调研本专业适应的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并进行梳理细化,优化分解成能力要素,确定能力要素对应的支撑知识点,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确定不同模块具体的能力要素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将相关联的能力要素对应的知识点及知识应用重构组成模块,按照“由浅入深、相对独立、相互支撑、环环相扣”的原则进行排列,最后形成模块之间既层层递进又相互支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2014年,学校《突破学科定势,打造模块化课程,重构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课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开展过程和自主学习考核,实现评价方式转型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学生的考核都是以“卷面考试”“终结性考试”为主,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针对此种情况,合肥学院进行改革,实行“N+2”过程考试。 这种考核方式具有“四多”的特点:一是方式多种,根据专业特点灵活选择考试方式, 可以是调查报告、 专题策划,也可以是课程论文、读书笔记,甚至可以是作业、课堂研讨、实际操作、实践总结等;二是内容多样,考试内容不再全是书本知识,而是更加重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实现从单纯的知识评价向以能力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综合性评价的内涵转变;三是考试次数多频,采取“N+2”方式进行考核(“N+2”中的“N”是考试次数,占总成绩的50%,要求5≥N≥3,“2”是指“期末考试”和“读书笔记”,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10%);四是主体多元,不仅有学校考核, 也有企业参与考核, 既有学校老师考核,也有企业老师考核,还有用人单位人员参与考核。

另外,教学应该是“教”和“学”的统一,因此,既要关注教师的“教”,也要关注学生的“学”。 合肥学院引入欧洲“workload”(即“学习负荷”) 学分计算方法,对学生课内外学习做了很好的规划,有目标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规定,1学分=30小时的“学习负荷”,即学生必须投入30小时学习 (既包含课内学习时间, 也包含课外学习时间), 通过考核方可获得1学分,这促进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

重视“双能型”和实验教师建设,实现师资资源保障转型

“双能型”师资不仅要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还要具有应用性科学研究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招聘教师时规定:应用科学大学的教师除需要博士学位外,还需要5年以上的企业(行业)工作经历。而我国高校教师一般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能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合肥学院制定政策,要求专业课教师每个任期内有一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专业基础课教师有至少半年企业工作经历。学校通过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加了教师的实践知识、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学校与30余家企业建立“双聘”(学校聘任企业人才任兼职教师,企业聘任学校教师任工程师、设计师等)、“双挂”(教师到企业,企业高级人才到学校)制度,强化“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之一。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授和实验室工程师的比例,理工科专业是1∶0.75,管理类专业是1∶0.75, 学校有大量的实验教师在帮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但在我国,实验教师队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极其不利。对此,合肥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成立实验技术教研室,规定实验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教学竞赛等享有和理论课教师同等权利,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实验教师队伍中。 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升实验教师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选派素质高、能力强的实验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攻读学位。三是鼓励理论课教师特别是高水平的理论课教师到实验室从事实践教学,如安排学科专业带头人担任实验室负责人,这对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四是引进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到实验教学岗位,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优良的实验环境,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成果拓展和反哺实验教学,形成良性循环。